给她要来一个金盒子枕着睡一晚,让她一觉醒来能看一看何为水草丰美的草原。也让我那些架在半空中的,用别人的书中文字所构建的草原,终有一天能成为她童年里的一段真实可触摸的美好记忆。

给她要来一个金盒子枕着睡一晚,让她一觉醒来能看一看何为水草丰美的草原。也让我那些架在半空中的,用别人的书中文字所构建的草原,终有一天能成为她童年里的一段真实可触摸的美好记忆。
拾捡出零零碎碎的一些留在我心里很久的,好看的画面,收集到一起。
谢谢小活字,在这个处处看流量的时代,愿意陪我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号,做一期可能没什么流量的内容。你们就是一束照亮我这里的光呀。
如今三岁半的赞妞,可以和我一起慢慢翻看《小图雅搬家》,故事本身非常简单,就是讲述一次草原春末转场的迁徙过程,我负责紧跟驼队前行,给她讲解画面里每一个和草原有关的细节,她负责数羊和抓住画面里那些不易察觉,又不怀好意的野狼。
这本绘本十分耐看,每次打开都能发现让人惊喜的地方,花了一点的精力与时间,做了几幅自己比较喜欢的宽屏动图,部分放大的细节灵动之处,是绘本创作者对草原家乡所有的热爱。
在偶尔带孩子不太累的深夜,架起电脑在床边整理随手收集的资料,手边书里的达沙和帕什卡的故事也在继续着,或者说是,与我相互陪伴着。
直到去年2月底,微信时隔三年后再次发出推送的时候,达沙的故事也看完了。我在几乎没有冬天的南方,做着身边没人觉得有意义的这件事,有时会稍微感觉到,也可能只是自我安慰到,那个离我远到我无法看见的森林营地中,篝火还在亮着。
如果想要了解鄂温克使鹿部落,怎么可以没读过《额尔古纳河右岸》?
当初我从内蒙古回来后才发现这本书,在亚马逊买了kindle版读起来。我记得那是10月,南方广州依旧闷热的午后,书本的字里行间像是一条隧道,隧道那头吹来北方干燥清凉的风,让人一下子穿梭回那片辽阔明亮的大地。
……我调用我所了解的,关于蒙古查坦驯鹿部落的知识,回答她所有的疑问,这一问一答间,她看见了别人不一样的童年,我也看见她慢慢长大的一个瞬间。
还记得当初做致驯鹿的网站,就是被鄂温克人与大兴安岭之间的关系所触动,那些听过的看过的,一个个如《鄂温克的驼鹿》这样的故事,对于城里长大的我,对整个世界还有许多经验匮乏的我来说,就是一个个,不是童话,又胜似童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