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一个群体的关注,到对里面某个人的关注,是我填补认知空缺的方式之一。 一个月前在「布里亚特」公众号看到Zaya的故事时,我又找到一个入口去窥探我所关注的查坦驯鹿部落。 Zaya,蒙古查坦驯鹿部落里唯一会讲英文的牧民,在乌兰巴托出生,在美国成长,回蒙古前上海留学研修了国际关系学专业。后来她入职了一家致力于保护和扶持驯鹿人查坦部落的非政府组织(TCVC),拜访了J.Bat一家,爱上了家族的儿子Olsen,与其结婚,至今成为驯鹿牧民已有10余年。 2013年法国摄影师Brice Portolano启动了「No Signal」长期摄影项目,并于2018年拜访了在蒙古查坦部落里的Zaya。 视频中Zaya说:“对我来说,生活不是要成就多少,而是要做什么才能使自己快乐。我可以和我的狗,我的驯鹿和我的丈夫(笑)一起在泰加林中,这是钱买不到的东西,是纯粹的幸福。” 视频中的英文比较不难听懂,我就偷懒没做字幕了,想要看中文字幕的可点击【这里】前往布里亚特公号观看。 资料来源: https://www.thestoryinstitute.com/taiga 还记得小时候看的法国电影《天使艾米莉》,印象颇深的一个片段是男主Nino在自助证件亭下的缝隙,挖出被相片主人丢弃的证件照碎片,把它们仔细拼起来,集结成册。然后艾米莉捡到Nino不小心掉落的其中一本拼贴相本,发现里面有一个反复出现的人。 追踪到的结果是,那个反复出现的人原来是维修自助证件机的师傅。但艾米莉与Nino他们关于「拼贴照相本」这个故事里的举动,猜测,搜寻,证实的过程,真是迷人至极。 某次推送了一篇 再见「故人」,我发现自己也在做着类似Nino拼贴相册的无用小事,让毫无波澜的日常生活,偶尔摆荡起来。 Zaya在与我绝对平行的远方,过着人们眼中所谓的桃花源记,我在这里张望多年却一直没发现她。 WIFI与光缆的线路,经由键盘敲打的字符,构造出一条看不见的道路,我在道路的许多分叉口,找到关于她的时光碎片: 比如,在某个国外游客的多年前的博客文章上,有着她的日常生活侧写: ▼ http://marielsewhere.blogspot.com 又比如,她和别人对话的内容,关于接待团队参观的建议,被文字记录下来。 ▼ https://www.mongolia-expeditions.com 还在一个关注新生母亲群体的网站上,读到了她当年生孩子的经历与困境。 我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个协助蒙古游牧民族卫生事业的民间组织Nomadicare。 ▼ https://blog.everymothercounts.org 时间恰好来到岁末年初,我在整理归档这一年里所有的电脑文档。 在一本绝版小画册《现代部落》里,翻到了一张有她的照片。 在一个存了好多年,一直找不到完整版独立影片的预告片里,有几秒钟,看见了她正在炒着什么食物。 Dukha In Summer - Trailer |Cameo Wood|Spring 2014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Lonely Planet的网站上,找到了关于她的一些信息与联系方式。 ▼ https://www.lonelyplanet.com 碎片拼凑出关于Zaya更多的侧面,以及更加具象的消逝中的族群,在网络上常见到的童话影像背后,其真实生活,依旧都是他们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以及人世间的琐事。 疫情裹挟着世界已有一年了,地广人稀的蒙古国也不例外,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陆续有人给我留言询问蒙古查坦的出行信息,网站后台统计表格里「查坦部落怎么去」这个词条,居然也长期排在IP来源关键字的前三位。 蒙古国现在仍处于国境关闭期间,开放时间未知,有的说今年夏天,有的说再等一年。我唯一确定的是,蒙古可能是许多人在这段特殊时期之后,想要好好拥抱世界的必达目的地之一吧。 奉上Zaya的邮箱和电话,为你们的梦想远行,点一盏灯。 Zaya联系方式: 邮箱:zaya_004@yahoo.com 手机:+976 997704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