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玩意

这次挑了一张驯鹿的照片作为笔袋的图片,除了是配合印刷工厂那边只有黑白两种底色的布料之外,还想以这样的色调视觉,表现传达驯鹿的安静沉默与森林不喧嚣的性格。

第一次做这样的小产品,所以小批量只有10个,直到实物拿到手上,才感觉之前所有的考量与顾虑没有白费。

{小玩意3#}驯鹿笔袋/收纳袋

我想,你可能还缺一套明信片。无论你是否去过驯鹿部落,留一套明信片在手边,用来送给朋友,或期待一次远行,都是美好的。因此,驯鹿森林的明信片就不会含糊了事。从选片,制作,印刷,到邮寄测试历时2个月,每一步都认真对待。

{小玩意2#}驯鹿明信片

日后,明信片活动或许再做一期,就不再大批量的印刷和赠送了,或许我会采取直接邮寄的方式,让这些成为纸张的树木可以变得更有意义,也会加大线上专题的推出和分享,让大家在认识使鹿部落的同时,也能在无形中减少纸张的使用。

其实说这么多,也是希望能为我们今天日益严峻的环境出一小分力量,虽然我知道这些行为真的微不足道,对改善环境的作用渐接近于零,但是我也不能排除那接近零或更小的系数,能够影响到把这篇文章读到这里的你。

{小玩意特别篇1#}关于礼品包装的一二三事

看到大街上许多圣诞装饰,才发现今年真的快要过完了。又想起了台湾作家张家瑜的那本《告别式从现在开始》。原来每一刻都是告别式,告别这秒这刻这一小时以及这一天。只是到了年底,告别的感觉更为强烈一些。

驯鹿森林网站到今天已经第10个月。积累了许多做网站的经验,认识了不少有趣的朋友,也在不同的领域了涉猎了更多新的知识与观点,当然,也有了更多更想去完成的内容。

2015的最后一个月,去往2016。

{电脑壁纸10#}驯鹿森林全新设计 – 12月功能壁纸

刚从一堆繁杂与忙碌的事务里脱身而出,11月份的壁纸来晚了。剩下50多天的2015年,希望自己能继续充实的度过,希望你也一样,特别是用了我做的壁纸后。

{电脑壁纸9#}驯鹿森林全新设计 – 11月功能壁纸

驯鹿森林今年最后一款网站礼品终于完成了。
今年11月底开始有了做年历鼠标垫的想法,把年历做到鼠标垫上,把两者合二为一,不仅不用经常翻月历翻手机,而且办公的桌面也会少了一件物品而整齐简洁一点。也能时常提醒自己,日子都在手边,要好好把握住时光。因为有了这个年历鼠标垫的缘故,所以2016年网站就不再每月制作月份桌面壁纸了。请大家知悉。

{小玩意4#}2016年驯鹿年历鼠标垫

书籍|Books

《最后的捕猎者》出版于2001年,距今已是14年,而书里内容记录的时间是60年代,比《猎民生活日记》的时间还要早上20年,里面以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式记录,引述了不少的史书记载,并配以大量珍贵的图片来全面展现鄂伦春狩猎民族的衣食住行、宗教风俗以及人文艺术。

{书影5#}最后的捕猎者

还记得当初做致驯鹿的网站,就是被鄂温克人与大兴安岭之间的关系所触动,那些听过的看过的,一个个如《鄂温克的驼鹿》这样的故事,对于城里长大的我,对整个世界还有许多经验匮乏的我来说,就是一个个,不是童话,又胜似童话的故事。

书影11|一个不是童话的故事

《与时间的河约定》前几章都是星野道夫纪录自己在阿拉斯加的岁月里,与动物、四季、雪山河流还有那里的人们相处的故事。在渐渐深入的了解中,星野道夫发现原来阿拉斯加这片土地上有一部分的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都信奉渡鸦传说,认为是渡鸦创造了世间的一切,而他又在一些人类学的研究书籍中看到一种猜测的说法是大约一万八千年前,北美与欧亚大陆相连,一支蒙古人队伍从亚洲北部走过因水位下降而露出的白令陆桥,而去到了阿拉斯加……

{书影8#} 未完成的「回家」路

在偶尔带孩子不太累的深夜,架起电脑在床边整理随手收集的资料,手边书里的达沙和帕什卡的故事也在继续着,或者说是,与我相互陪伴着。
直到去年2月底,微信时隔三年后再次发出推送的时候,达沙的故事也看完了。我在几乎没有冬天的南方,做着身边没人觉得有意义的这件事,有时会稍微感觉到,也可能只是自我安慰到,那个离我远到我无法看见的森林营地中,篝火还在亮着。

书影13|遥望闪烁的森林之光

作者在东北那一章记录了他前往呼玛和白银纳探寻鄂伦春人下山后的生活状况,虽说看上去和驯鹿部落好像没多大关系,但是它所寻访了许多在边疆生活的普通人们所表达出来的内心画面,都是极其的相似⋯⋯

{书影7#} 看见,看不见的边疆

看过许多像Jimmy Nelson这样出色的摄影师所拍摄的照片,才知道对于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我们或许都无法完全按照所意愿去保留或舍弃,能做的也许就是如这些他们一样,翻越千山万水去记下这些古老族群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拼命延续下来的生活形态,然后把这些从未丢弃人类远古之淳朴的身影牢牢记住,从他们身上再次学习如何与万物,与天地友好共存。

{专题2#}在他们消失之前before they pass away

电影|Movie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伯利亚,关于鄂温克人,驯鹿和狼的故事。

{电影1#}狼Loup-法国(2009)

找到一部没有字幕文件的蒙古语电影。据说是一部首次把蒙古查坦驯鹿民族搬上电影屏幕的故事片。一向只能从别人眼光中看到的查坦部落,古老神秘,接了地气却无人间烟火。从电影里看,喜怒哀乐好像也并无差异。最终还是因为语言问题,这个蒙古的古老部落让人觉得又远又近。

{电影3#}Содура-蒙古国(2015)

悄悄地攒了三部国内的,线上至少能看到预告片,和鄂温克有关的电影。

夏至的南方在一颗病毒的助攻下,想要四散的人群又停止了流动,
于是需要一些截然不同的故事,来调和与守住日复一日的宅家日常。

电影5|好故事,从看第二遍开始。

直到影片最后,我以为能看到老年的艾拉玛雅最终变得温柔的神情,可是并没有,她的眼神依旧和北欧的景色一样,冷冽锋利。少女时期的艾拉,为成为 “他人”而义无反顾;后来艾拉成为了克里斯丁娜,逃离了一生可以逃离的全部,却还是无法摆脱她最想摆脱的那一部分。

电影4|萨米之血 Sami Blood-瑞典(2016)

“其实这个电影当时被毙了,后来我改了11处才侥幸通过。片名《帕尔札特格》鄂温克语,意为<故乡>。这部影片是根据鄂温克族年轻女画家柳巴多舛的命运编创制作的。没上了院线,国外获了奖,现在可在56网上搜看了。借此感谢支持和关心这部影片的所有朋友!祝柳巴和她的神鹿,森林永远安祥!”——@宁才 2014-3-16 发布于新浪微博

{电影2#}帕尔扎特格-中国(2009)

图片集|Photos

拾捡出零零碎碎的一些留在我心里很久的,好看的画面,收集到一起。

念 想

后来有个叫Ikuru Kuwajima的摄影师,跑进了秋冬严寒之时,苔原冰雪之外,位于小镇上寄宿学校里,拍下涅涅茨小孩走进另一种文明的模样。
照片画面有些许凌乱的层叠,先是背景布,然后是旁边的手持摄影灯,被照亮的苔原小孩身份的主体,在身后和我们无异的课室环境的衬托下发着光。

摄影集25|世界尽头的孩子

我转换关键词搜索,看看依旧走在火山下,森林边,草原上的那些,过着游牧生活科里亚克驯鹿人的样子。

现实才是生猛的。狩猎,放牧,生起篝火,敲起鼓点,向大自然讨一只驯鹿,做食物,做衣服,做器具。点击上图观看,真正的游牧,从不是我们以为的诗和远方。

摄影集24|拥有火山与草原的驯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