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孟金福是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他和妻子丁桂琴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林中,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靠天吃饭的他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保有最虔诚的敬畏。他会在树上刻出山神的模样,然后将打到的猎物分出一点献给山神,祈求一家平安无忧。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帮助鄂伦春族同胞走出森林,到定居点居住。然而自幼生活在山林中的孟金福最终带着妻子回到这里,靠打猎为生……

62岁的孟金福是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他和妻子丁桂琴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林中,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靠天吃饭的他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保有最虔诚的敬畏。他会在树上刻出山神的模样,然后将打到的猎物分出一点献给山神,祈求一家平安无忧。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帮助鄂伦春族同胞走出森林,到定居点居住。然而自幼生活在山林中的孟金福最终带着妻子回到这里,靠打猎为生……
上个月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功能壁纸,但是却没有考虑到windows用户的需求,忘了把图标栏设计进去,10月份的壁纸改正了这一点,添加了常用工具的分割线。
如果是windows用户,可以把常用的软件图标移至常用工具的分割栏里,而Mac的用户则可以放一些经常需要用到的素材,文档文件等。
作为一个对政治不太关注的人,觉得总统,就只是总统而已。直到最近遇见以下两部画面非常好看的纪录片,才知道他们的导演,是个热爱写作,在爱沙尼亚戏剧界和电影界都有着权威地位的爱沙尼亚前总统Lennart Meri
一直都对这些民间手艺充满了佩服与赞叹的情感,曾经看过属于岭南地区的广绣技艺,那种结合了丝线颜色和光影交替的刺绣作品,总觉得是一件不属于这世上的寻常之物,但若看到整个织锈得过程,那些细细密密,那些一丝不苟,你所能表达的,也就只有赞叹的份儿了。
于是看到鄂伦春拥有狍皮衣制作技艺的葛长云老人的整个皮衣制作过程,也有同样的感受,或许那些细密之处在这不到40分钟的纪录片里没有说得太详细,但光是对兽皮各个阶段的处理,狍肝温水和乌芦草,熟皮子的反复单调与柔韧力道,都在与一种与古老的韵味和智慧相链接。
是不是在很久以前的某一个时刻,一支部落的族人决定在某一个地方开始分道扬镳,你们往北,他们往南,而我们就在此广袤森林里驻扎,不再偏离远走。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横跨几个洲,内在几乎相同而外在不太一样的使鹿民族?
这是2011年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七集南北极生态纪录片。
其实一直很困惑北极这么冷,为什么还会有人居住?这个问题在这部纪录片里也有提到,但是好像没有给出答案。我暂且认为这是习惯问题吧,就像广州夏天能够热到三十八九度,而且会持续将近一个月,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活了二三十年一样……
其实我对这类涉及了人类学的音乐根本不懂,但会尝试带着一颗好奇心去听听看。于是在反复听了好几遍那张《Evenk》之后,发现这类音乐其实很像人梦境里的声音,总觉得是听过即忘的旋律,却会在不经意间又哼了起来。
有天在工作的时候突然很想听李欣芸的故事岛。从虾米搜索她名字时却发现了这张《鹿女》,翻查资料看到了有“萨满”“口弦琴”“图瓦国”“西伯利亚”“呼麦”等关键字,发现这应该就是以一张以西伯利亚某个驯鹿部落为创作背景的音乐专辑吧。
整张专辑听下来饱满丰富,许多自然声搭配悠扬的音乐旋律像是在你的意想里展现了一片西伯利亚的寂静纯净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