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捡出零零碎碎的一些留在我心里很久的,好看的画面,收集到一起。
电影5|好故事,从看第二遍开始。
悄悄地攒了三部国内的,线上至少能看到预告片,和鄂温克有关的电影。
夏至的南方在一颗病毒的助攻下,想要四散的人群又停止了流动,
于是需要一些截然不同的故事,来调和与守住日复一日的宅家日常。
书影13|遥望闪烁的森林之光
在偶尔带孩子不太累的深夜,架起电脑在床边整理随手收集的资料,手边书里的达沙和帕什卡的故事也在继续着,或者说是,与我相互陪伴着。
直到去年2月底,微信时隔三年后再次发出推送的时候,达沙的故事也看完了。我在几乎没有冬天的南方,做着身边没人觉得有意义的这件事,有时会稍微感觉到,也可能只是自我安慰到,那个离我远到我无法看见的森林营地中,篝火还在亮着。
纪录片23|如果文化不再传承
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确认原来我们除了记录,然后把记录的所有展示,告诉人们,曾经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以一种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生活着之外,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但我看见总是跑上山的养鹿的人,比如柳霞,比如多妮娅,比如在喜欢在城市生活,但又经常回山里的雨果,那些难得的文化,都在这些人身上微微发亮。
{纪录片7#}敖鲁古雅养鹿人
《敖鲁古雅养鹿人》是旅游卫视的一档名为『行者』的电视节目,因为多了对顾桃导演的采访和描述,所以更能全面的了解到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这个民族的各方面,比如他们的生活现状,他们的心理活动,还有他们对外界的态度。
其实我最感动的不是因此了解更多,而是因为看到顾桃导演延续着他父亲顾德清老先生对这个民族的记录工作,让我这个远在3000多公里之外的所谓一线城市的南方人,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对生命与自然宽宏谦虚,对现状与未来都勇敢善良的好几代鄂温克人民。
{书影10#}驯鹿角上的彩带
我们一直看到这些古老民族的记录,大部分都是外族人在记录着,有些观念我们揣度不了,有些想法我们也拿捏不准,所以当有被记录的对象走出来,告诉我们他们最真实的生活,这应该就是“记录和传承”这件事最好的面貌了。
{网友作品9#}我在大兴安岭,寻鹿与遇鹿。
有时候人为了亲眼目睹什么而整装出发,又或者在跋山涉水之时遇见从未预见过的惊喜,这两者也许是一趟旅行中最为难忘的事情。微信网友土鸟的旅途刚好都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去往大兴安岭里,寻鹿与遇鹿。让一趟以为会留下一丁点遗憾的旅途,向不留遗憾又进了一步。
{小玩意4#}2016年驯鹿年历鼠标垫
驯鹿森林今年最后一款网站礼品终于完成了。
今年11月底开始有了做年历鼠标垫的想法,把年历做到鼠标垫上,把两者合二为一,不仅不用经常翻月历翻手机,而且办公的桌面也会少了一件物品而整齐简洁一点。也能时常提醒自己,日子都在手边,要好好把握住时光。因为有了这个年历鼠标垫的缘故,所以2016年网站就不再每月制作月份桌面壁纸了。请大家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