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这个名字,在很多南方人心里可能要比珠峰还神秘和奇幻吧。记得去年内蒙旅途中接了个朋友的电话,我告诉对方我现在在大兴安岭,电话那头无比诧异,惊呼那不是小学语文书上才有的地方吗?真的可以去到的吗?地域上的遥远加上对兴安岭资讯的匮乏,会让我们在听到或真正去到这个地方时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于是,关于兴安岭的任何一个小故事,都会让人特别入神。

“大兴安岭”这个名字,在很多南方人心里可能要比珠峰还神秘和奇幻吧。记得去年内蒙旅途中接了个朋友的电话,我告诉对方我现在在大兴安岭,电话那头无比诧异,惊呼那不是小学语文书上才有的地方吗?真的可以去到的吗?地域上的遥远加上对兴安岭资讯的匮乏,会让我们在听到或真正去到这个地方时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于是,关于兴安岭的任何一个小故事,都会让人特别入神。
一直都对这些民间手艺充满了佩服与赞叹的情感,曾经看过属于岭南地区的广绣技艺,那种结合了丝线颜色和光影交替的刺绣作品,总觉得是一件不属于这世上的寻常之物,但若看到整个织锈得过程,那些细细密密,那些一丝不苟,你所能表达的,也就只有赞叹的份儿了。
于是看到鄂伦春拥有狍皮衣制作技艺的葛长云老人的整个皮衣制作过程,也有同样的感受,或许那些细密之处在这不到40分钟的纪录片里没有说得太详细,但光是对兽皮各个阶段的处理,狍肝温水和乌芦草,熟皮子的反复单调与柔韧力道,都在与一种与古老的韵味和智慧相链接。
第四集的Wild China讲述长城另一边的塞外风情,从最北边到最西边,从长白山到天山,从使鹿鄂温克到驯鹰哈萨克,从冰天雪地到漫天黄沙,有时候觉得好像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能看尽世间全景一样。也突发奇想塞外的人们普遍过着的游牧生活,或许就是我们城里人名为“旅行”的最原始基因吧。
从2005年开始,顾桃用超过500小时的素材剪出了《敖鲁古雅,敖鲁古雅 ……》、《雨果的假期》、《犴达罕》、《乌鲁布铁》、《神·翳》五部自成一体的人类学纪录片,作品无不蕴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壮和哀婉。顾桃推出的第一套纪录片合辑《顾桃记录十年》。
一开始只是一心想着收集和分享跟驯鹿部落有关的资讯,但是看得越来越多之后才发现其实不能把他们脱离环境单独抽出来叙说,全世界所有的驯鹿部落之所以能够让我们觉得如此的传奇与神秘,除了他们的所处的环境所造就的之外,就是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无知与渺小。
此书日记书写顾桃延续了他父亲顾德清老先生那本《猎民生活日记》的风格,虽说读起来有点散乱,但如果能结合着顾桃的记录片一起看,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对这个部落多维度认知体验。而最后一章《使鹿人自述》非常不错。让还在山上猎点里生活的人来说自己的故事和想法,使读者获得最真实最直接的心情剖白。
Elle和Inga,一对来自挪威的表姊妹,她们和其他同龄人不同,她们是驯鹿牧民,是欧洲最后的原住民——萨米族。所以她们帮着家里的驯鹿游度海峡或在独自在冰原上钓鱼就跟上网和玩手机一样平常。这部迷人的影片跟随着这两个女孩和她的家人每年跟随着驯鹿群在北极苔原地区的迁徙。这是一个了解萨米人生活的独特视角,从而可以了解他们如何与他们的驯鹿生存在这个寒冷又美丽的世界里。
惊喜于影片一开头就看到了雨果,想起在之前看到的都是一个对自己的民族还是有点懵懵懂懂的少年,也很高兴看到维加依旧醉醺醺的模样,不见得过得特别好,但起码没有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