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鲁古雅舞台剧}宣传视频及图集

《敖鲁古雅原生态舞台剧》的巡演从2010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结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出了国门亮相智利艺术节。我在整理这套舞台剧资源的时候最惊讶的是发现他们还来过广州深圳和东莞。可是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敖鲁古雅,更别说这个舞台剧的演出信息,如今看来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还好北京保利演艺分享了许多关于这套舞台剧的视频与图片,让我这些错过现场的人可以通过网络来一览这部舞台剧对展现鄂温克风情最精良与用心的制作。

真心希望这套舞台剧可以再次巡演,而我也不会再次错过。

{摄影集7#}零下40度的冰雪日常

这是一个去年九月在英国伦敦 Horniman 博物馆(一个以自然科学和人类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举行的摄影展,影展名字为“Whisper of the Stars”,译为“星星的私语”。这个名字来自西伯利亚东部萨哈共和国里的雅库特牧民的说法,据说那里的冬季极端低温时会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当温度低于零下50度,呼吸时可以听到像大米或谷物被浇的声音……

{小玩意特别篇1#}关于礼品包装的一二三事

日后,明信片活动或许再做一期,就不再大批量的印刷和赠送了,或许我会采取直接邮寄的方式,让这些成为纸张的树木可以变得更有意义,也会加大线上专题的推出和分享,让大家在认识使鹿部落的同时,也能在无形中减少纸张的使用。

其实说这么多,也是希望能为我们今天日益严峻的环境出一小分力量,虽然我知道这些行为真的微不足道,对改善环境的作用渐接近于零,但是我也不能排除那接近零或更小的系数,能够影响到把这篇文章读到这里的你。

{网友作品8#}大兴安岭深处,我愿留下做一个敖鲁古雅姑娘。

小编的话:
一个人要走多少的地方,才能找到自己的“原乡”?
以前我读台湾作家朱天心的《古都》时,看见她把日本京都和台湾家乡的场景描写互相渗透,就很羡慕她找到一个精神上的故乡。
后来看到敖都蕾伊的这篇游记,也有当年看《古都》时的感觉,虽然游记言语不多,但从那上百张的照片和反应在照片里的心情感受到的是一个游子回家的所见所闻。很愉快,也很平静。

{电影2#}帕尔扎特格-中国(2009)

“其实这个电影当时被毙了,后来我改了11处才侥幸通过。片名《帕尔札特格》鄂温克语,意为<故乡>。这部影片是根据鄂温克族年轻女画家柳巴多舛的命运编创制作的。没上了院线,国外获了奖,现在可在56网上搜看了。借此感谢支持和关心这部影片的所有朋友!祝柳巴和她的神鹿,森林永远安祥!”——@宁才 2014-3-16 发布于新浪微博

{摄影集5#}创世纪之西伯利亚

在看过带有神秘感的蒙古查坦族和有着童话色彩的挪威萨米族后,这次由巴西摄影师Sebastiao Salgado带来的In Siberia系列充满了一种史诗般的壮丽景象。这次拍摄的对象是位于俄罗斯境内的Nenets族(涅涅茨族),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西北部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一年有260天处在零下30-50度的气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