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oschimeg B说,她有时非常想念她的父母,一想他们的时候,她就恨不得坐上汽车,离开乌兰巴托,回到她的部落里。曾经那些摄影师们要告诉我们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但遥远的查坦驯鹿部落,就在这个纪录片里,就这么一下子,与我们连成了平面。

Khoschimeg B说,她有时非常想念她的父母,一想他们的时候,她就恨不得坐上汽车,离开乌兰巴托,回到她的部落里。曾经那些摄影师们要告诉我们这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但遥远的查坦驯鹿部落,就在这个纪录片里,就这么一下子,与我们连成了平面。
如果想要了解鄂温克使鹿部落,怎么可以没读过《额尔古纳河右岸》?
当初我从内蒙古回来后才发现这本书,在亚马逊买了kindle版读起来。我记得那是10月,南方广州依旧闷热的午后,书本的字里行间像是一条隧道,隧道那头吹来北方干燥清凉的风,让人一下子穿梭回那片辽阔明亮的大地。
Joik最初是萨米人的一种极为私密的音乐,据说每个萨米人都有自己的Joik,一出生时,父母就会为孩子编谱一曲,一首Joik不会变成人人传唱的歌曲,它只专属于某一个人的音乐。
……我调用我所了解的,关于蒙古查坦驯鹿部落的知识,回答她所有的疑问,这一问一答间,她看见了别人不一样的童年,我也看见她慢慢长大的一个瞬间。
还记得当初做致驯鹿的网站,就是被鄂温克人与大兴安岭之间的关系所触动,那些听过的看过的,一个个如《鄂温克的驼鹿》这样的故事,对于城里长大的我,对整个世界还有许多经验匮乏的我来说,就是一个个,不是童话,又胜似童话的故事。
在每日零零碎碎的时间里修改规整这个网站的时候,发现@渡边寒鸦 同学在更久之前的2013年就已经把这部片子上传到youtube上,我想,毕竟youtube也不是非常容易可以上去的网站,那么我就在没有经过顾桃导演的同意之下,先分享到这里。
《敖鲁古雅养鹿人》是旅游卫视的一档名为『行者』的电视节目,因为多了对顾桃导演的采访和描述,所以更能全面的了解到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的这个民族的各方面,比如他们的生活现状,他们的心理活动,还有他们对外界的态度。
其实我最感动的不是因此了解更多,而是因为看到顾桃导演延续着他父亲顾德清老先生对这个民族的记录工作,让我这个远在3000多公里之外的所谓一线城市的南方人,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对生命与自然宽宏谦虚,对现状与未来都勇敢善良的好几代鄂温克人民。
TAIGA共有五段视频,每段大约有一个半小时的长度,第一段影片记录的是蒙古北部达尔哈特(Darkhad)人的生活日常(达尔哈特是与蒙古驯鹿民族查坦人杂居的另一个蒙古民族,资料源自wikipeida),比如萨满在午夜的降神舞,一场婚礼的祝唱仪式,把牦牛奶制成奶茶的完整工序……
原本一开始心里会催促这些悠长的记录可以快快结束,节奏飞快的现代生活对于「从前慢」的方式总是要用更长时间的适应,结果一部片子看下来,感觉身边也只剩下了不足以扰人的一点点车水马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