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大中华》节目中摄制组探访猎人维佳之余,也拜访了老酋长玛利亚·索、驯鹿景点的古革军。并上山见到了依旧饲养驯鹿为生的达瓦夫妇。曾近在《鹿殇》里看过达瓦夫妇因为驯鹿被偷盗而烦恼的样子,同时也在为后辈是否应该延续这样的生活而踟蹰不定。

《走读大中华》节目中摄制组探访猎人维佳之余,也拜访了老酋长玛利亚·索、驯鹿景点的古革军。并上山见到了依旧饲养驯鹿为生的达瓦夫妇。曾近在《鹿殇》里看过达瓦夫妇因为驯鹿被偷盗而烦恼的样子,同时也在为后辈是否应该延续这样的生活而踟蹰不定。
一开始只是一心想着收集和分享跟驯鹿部落有关的资讯,但是看得越来越多之后才发现其实不能把他们脱离环境单独抽出来叙说,全世界所有的驯鹿部落之所以能够让我们觉得如此的传奇与神秘,除了他们的所处的环境所造就的之外,就是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无知与渺小。
这是2011年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七集南北极生态纪录片。
其实一直很困惑北极这么冷,为什么还会有人居住?这个问题在这部纪录片里也有提到,但是好像没有给出答案。我暂且认为这是习惯问题吧,就像广州夏天能够热到三十八九度,而且会持续将近一个月,那为什么我们还在这里活了二三十年一样……
当我看到这些与以往不一样的涅涅茨自治区的照片时,如获至宝,马上给摄影师发了邮件获取了分享的许可。这辑摄影集的作者Sergey Anisimov是涅涅茨地区首府萨列哈德人。他拍摄了整个亚马尔地区的各种景象,包括自然景观,民族部落,城市风貌,以及工业生产。
《最后的捕猎者》出版于2001年,距今已是14年,而书里内容记录的时间是60年代,比《猎民生活日记》的时间还要早上20年,里面以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方式记录,引述了不少的史书记载,并配以大量珍贵的图片来全面展现鄂伦春狩猎民族的衣食住行、宗教风俗以及人文艺术。
驯鹿森林2015年5月壁纸全新上线!
2种版本(日历版/普通版)
6种尺寸(适配最主流的显示器尺寸)
如果这里没有您所需要的size,可以在这篇文章下面留言,或到我们的新浪官方微博 @致驯鹿 留言即可。收到信息立刻更新你需要的尺寸。
之前不少朋友都跟我推荐过这张《历史的声音》,于是趁着这段休整时间去好好听一听。
音乐的编曲很现代,但是语言却是古老而又神秘,在我对音乐的认识中,要平衡好现代与传统这两样元素,使音乐变得非常好听是十分不易的。超微处理不当就会变得不伦不类。而此专辑每一首都悦耳动听,也因此能够看出制作团队专业的音乐素养与制作上的精益求精。
这是一个每年在俄罗斯北部亚马尔-涅涅茨地区的节日。
这个节日给游牧涅涅茨驯鹿牧民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显示他们在摔跤,跳高和其他传统的运动能力,但最重要还是驯鹿比赛。一些参赛者会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冻土带前来参加在北西伯利亚地区的竞争,其中有超过一半是从北极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