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
我去年看见驯鹿的时候,也曾想过若是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带他来看一看大兴安岭和驯鹿。
从小我就在城市生活,很少关心到大自然的事情,也是近年有了时间,才得以到处走走看看,每次看到这些开阔明朗的风景,总会遗憾自己来得太晚。我想,如果在小时候能从城市来到这样的大自然,不知道那会给年幼的自己带来怎么样的触动和影响呢?
{摄影集3#}冻土荒原的驯鹿部落
实在是佩服这些闯入冰天雪地里的摄影师们,带给我们一帧又一帧如童话般的驯鹿国度的梦幻景色。这次记录的是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里多尔干驯鹿部落,意大利女摄影师Livia Monami跟随着这一族的牧人生活了三个多月,用纸笔和相机,记录了在世界最寒冷的角落里生活的牧人们,最真实与最勇敢的生活写照。
{纪录片1#}犴达罕
现代社会进步了,那我得背着点手。
狩猎文化,消失了。
——《犴达罕》
{游记1#最北}驯鹿林
独自一人在鹿群中穿梭,总有些鹿会紧跟在身后陪伴一段,突然想起什么就会半路离去,有的鹿若是看到你往它的方向走去,便会像个主人似的等上你,然后慢慢地在前头带路,几步一回头地看你有没有跟丢,最后,它会把你带到一处它吃草的地方去,那一刻真恨不得自己也是一只驯鹿。还有些没心没肺的,会径直地走到你的镜头前,卧坐着,挡住你正在拍的它的另一个同伴,可脸上是一幅“我什么都不知道”的表情,看看你又看看远方,竟打起瞌睡来……
{初衷}我想重建一座森林
出发前我没有过多的研究那片大地,身边也没有去过内蒙古的朋友,我就这么从南方城市一路向北,去到了中国版图的顶端。
正是因为这一无所知,所以那草原与森林,驯鹿与部落,那俐落分明的秋日百色,便在我旅途归来至今,铭刻了日常。
我翻看自己一路拍下的照片,在搜索框里敲入某个地名,试着从别人的照片里窥探自己走过的风景,我拼出“额尔古纳”四字,于是就读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打出“驯鹿”二字,于是就看完了一部《犴达罕》纪录片。当我试图搜出更多的信息时,我发现关于鄂温克,敖鲁古雅,驯鹿部落,大兴安岭…这些词条,像一个个走散的族人,凌乱、断裂地散落在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于是我想重建一座森林,用现代的方式,把那些快要消失的淳朴真实的美好,都背伏进来,也想要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并珍惜这个即将消失的部落和民族。
我想看一次琥珀色的篝火,听几个关于萨满的古老故事,看着猎人背着猎枪,牵着驯鹿,再一次走进森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