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想挖掘一下驯鹿民族的摄影集,谁知挖出了一段迷人的56000KM旅程。说到这里真的想迫不及待地让你看看这段56000KM的6分钟短片,如果说驯鹿民族独立成章的图像展示足够猎奇与梦幻的话,那么这段短片就是一段沧桑斑驳却又极度完美的中亚人类图谱。

原本只想挖掘一下驯鹿民族的摄影集,谁知挖出了一段迷人的56000KM旅程。说到这里真的想迫不及待地让你看看这段56000KM的6分钟短片,如果说驯鹿民族独立成章的图像展示足够猎奇与梦幻的话,那么这段短片就是一段沧桑斑驳却又极度完美的中亚人类图谱。
作为一个对政治不太关注的人,觉得总统,就只是总统而已。直到最近遇见以下两部画面非常好看的纪录片,才知道他们的导演,是个热爱写作,在爱沙尼亚戏剧界和电影界都有着权威地位的爱沙尼亚前总统Lennart Meri
或许,去年秋天出发前看到这书的话,我的旅程就会更加饱满一点吧,今年春天发现这本《大兴安岭森林小旅行》,翻开书本感觉亲切又惊喜,于是藏着掖着等到夏日才推荐出来,心想这时正值呼伦贝尔地区旅游旺季,让一窝蜂涌进草原的人们,可以把目光放得更加辽阔一些,转个方向,到森林小镇来一段缓慢旅程。
驯鹿森林2015年6月壁纸全新上线!
2种版本(日历版/普通版)
6种尺寸(适配最主流的显示器尺寸)
如果这里没有您所需要的size,可以在这篇文章下面留言,或到我们的新浪官方微博 @致驯鹿 留言即可。收到信息立刻更新你需要的尺寸。
“大兴安岭”这个名字,在很多南方人心里可能要比珠峰还神秘和奇幻吧。记得去年内蒙旅途中接了个朋友的电话,我告诉对方我现在在大兴安岭,电话那头无比诧异,惊呼那不是小学语文书上才有的地方吗?真的可以去到的吗?地域上的遥远加上对兴安岭资讯的匮乏,会让我们在听到或真正去到这个地方时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于是,关于兴安岭的任何一个小故事,都会让人特别入神。
还好“驯鹿民族”不算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让我在业余时间可以非常精准的去搜集信息和更新文章,然而在了解多了之后,一开始建这个站的初衷就有了一种打扰了他人生活的感觉⋯⋯
一直都对这些民间手艺充满了佩服与赞叹的情感,曾经看过属于岭南地区的广绣技艺,那种结合了丝线颜色和光影交替的刺绣作品,总觉得是一件不属于这世上的寻常之物,但若看到整个织锈得过程,那些细细密密,那些一丝不苟,你所能表达的,也就只有赞叹的份儿了。
于是看到鄂伦春拥有狍皮衣制作技艺的葛长云老人的整个皮衣制作过程,也有同样的感受,或许那些细密之处在这不到40分钟的纪录片里没有说得太详细,但光是对兽皮各个阶段的处理,狍肝温水和乌芦草,熟皮子的反复单调与柔韧力道,都在与一种与古老的韵味和智慧相链接。
第四集的Wild China讲述长城另一边的塞外风情,从最北边到最西边,从长白山到天山,从使鹿鄂温克到驯鹰哈萨克,从冰天雪地到漫天黄沙,有时候觉得好像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能看尽世间全景一样。也突发奇想塞外的人们普遍过着的游牧生活,或许就是我们城里人名为“旅行”的最原始基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