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孟金福是中国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他和妻子丁桂琴常年居住在大兴安岭的深林中,过着几近原始的生活。靠天吃饭的他对天地万物、自然生灵保有最虔诚的敬畏。他会在树上刻出山神的模样,然后将打到的猎物分出一点献给山神,祈求一家平安无忧。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曾帮助鄂伦春族同胞走出森林,到定居点居住。然而自幼生活在山林中的孟金福最终带着妻子回到这里,靠打猎为生……
{专题3#}森林小镇的虚与实
“大兴安岭”这个名字,在很多南方人心里可能要比珠峰还神秘和奇幻吧。记得去年内蒙旅途中接了个朋友的电话,我告诉对方我现在在大兴安岭,电话那头无比诧异,惊呼那不是小学语文书上才有的地方吗?真的可以去到的吗?地域上的遥远加上对兴安岭资讯的匮乏,会让我们在听到或真正去到这个地方时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于是,关于兴安岭的任何一个小故事,都会让人特别入神。
{纪录片12#}BBC纪录片Wild China
第四集的Wild China讲述长城另一边的塞外风情,从最北边到最西边,从长白山到天山,从使鹿鄂温克到驯鹰哈萨克,从冰天雪地到漫天黄沙,有时候觉得好像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能看尽世间全景一样。也突发奇想塞外的人们普遍过着的游牧生活,或许就是我们城里人名为“旅行”的最原始基因吧。
{纪录片特别篇1#}顾桃记录十年DVD套装
从2005年开始,顾桃用超过500小时的素材剪出了《敖鲁古雅,敖鲁古雅 ……》、《雨果的假期》、《犴达罕》、《乌鲁布铁》、《神·翳》五部自成一体的人类学纪录片,作品无不蕴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壮和哀婉。顾桃推出的第一套纪录片合辑《顾桃记录十年》。
{摄影集15#} 比1000公里更远的游牧之路
依然是Jimmy Nelson的摄影集。当初还把这辑涅涅茨族的其中几张归类到蒙古查坦人那辑去了。起初光从外表上看时是真的很难看出他们的不同,五官特征相似的脸庞,以饲养驯鹿为生,住着外形一样的撮罗子,唯一确定不一样的是从维基百科里查到了他们语言的不同,涅涅茨人主要讲俄语,而查坦人讲突厥语和蒙语⋯⋯
{电视节目2#}鄂温克使鹿部落作客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的这一期节目除了有《敖鲁古雅》舞台剧演员的互动表演,还特意请来了敖鲁古雅乡古革军驯鹿景点的驯鹿和老酋长玛利亚·索出席。在一个非常现代的环境中,见到这些人与事真的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与惊艳,你好像看到一点和你断裂掉的久远过去,但当你真正去了属于他们的环境之中,你又会感觉自己像个现代化的怪物无礼闯入……
{电视节目1#}凤凰卫视-呼唤远去的敖鲁古雅
《走读大中华》节目中摄制组探访猎人维佳之余,也拜访了老酋长玛利亚·索、驯鹿景点的古革军。并上山见到了依旧饲养驯鹿为生的达瓦夫妇。曾近在《鹿殇》里看过达瓦夫妇因为驯鹿被偷盗而烦恼的样子,同时也在为后辈是否应该延续这样的生活而踟蹰不定。
{摄影集13#}同一镜头下的两个驯鹿民族
是不是在很久以前的某一个时刻,一支部落的族人决定在某一个地方开始分道扬镳,你们往北,他们往南,而我们就在此广袤森林里驻扎,不再偏离远走。于是就形成了今天横跨几个洲,内在几乎相同而外在不太一样的使鹿民族?